Skip to content

DNS(Domain Name System)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是一种用于将域名解析为 IP 地址的分布式系统。它是互联网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易于记忆的域名来访问网络上的计算机,而不必记住每个计算机的 IP 地址。

解析过程

正在加载图表...
  1. 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要访问的网址(比如 www.example.com)。
  2. 如果本地 DNS 缓存中不存在该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则浏览器会向本地 DNS 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
  3. 如果本地 DNS 服务器中存在该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则直接返回该 IP 地址给浏览器。
  4. 如果本地 DNS 服务器中不存在该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则会向根 DNS 服务器发出查询请求。
  5. 根 DNS 服务器会将查询请求转发到对应的顶级域名服务器,比如 .com 域名服务器。
  6. 顶级域名服务器会将查询请求转发到对应的权威域名服务器,比如 example.com 域名服务器。
  7. 权威域名服务器会查询它自己的 DNS 数据库,如果找到了该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则将该 IP 地址返回给本地 DNS 服务器。
  8. 如果权威域名服务器中也不存在该域名对应的 IP 地址,则会返回一个错误响应给本地 DNS 服务器。
  9. 本地 DNS 服务器会将错误响应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则显示无法访问该网站的信息。

常见记录类型

  • A 记录:将域名映射到 IPv4 地址。
  • AAAA 记录:将域名映射到 IPv6 地址。
  • CNAME 记录:将一个域名指向另一个域名。常用于将一个域名的子域名指向该域名本身。
  • MX 记录:指定邮件服务器的地址。
  • NS 记录:指定用于该域名的 DNS 服务器。
  • PTR 记录:指向一个域名,用于进行反向 DNS 查找。
  • SOA 记录:包含有关该域名的授权信息。
  • SRV 记录:指定提供特定服务的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号。

常见安全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DNS 污染:也称 DNS 欺骗,攻击者通过篡改 DNS 请求或响应的数据包,使用户访问的网站指向错误的 IP 地址,从而实现钓鱼、劫持等攻击。
  • DNS 劫持:攻击者篡改 DNS 服务器或中间节点的记录,将用户请求的域名解析到攻击者控制的服务器上,进而对用户进行各种攻击。
  • DNS 缓存投毒:攻击者利用 DNS 服务器中的缓存机制,将错误的 DNS 数据写入到 DNS 服务器中的缓存,导致所有访问该 DNS 服务器的用户都会被攻击。
  • DNS 僵尸网络:攻击者通过恶意软件或漏洞攻击控制用户计算机或设备,使其加入到攻击者控制的 DNS 服务器网络中,从而对其他用户发起攻击。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使用可靠的 DNS 服务器:尽可能使用可信的 DNS 服务器,以降低被攻击的风险。
  • 使用 HTTPS 协议:使用 HTTPS 协议可以保护用户的数据不被篡改。
  • 定期更新 DNS 软件:及时更新 DNS 软件以修复已知的漏洞。
  • 使用 DNSSEC:使用 DNSSEC 可以对 DNS 记录进行数字签名,提高 DNS 请求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启用防火墙:启用防火墙可以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减少被攻击的风险。